2012年4月22日 星期日

[相關新聞] 同志、小三登訃聞 殯葬習俗合時宜

訃聞裡,亡者妻子的稱謂被註明是「未亡人」,難道是說妻子「該死卻沒死」嗎?出嫁的女兒得「哭路頭」、只有兒子能「捧斗」的習俗,也遭批男女不平等,學者認為應該廢止不合時宜的習俗。內政部統整殯葬習俗,預計5月要推出「喪禮儀節手冊」,裡頭還編列訃聞範例,像是現在再婚、同居或有「小三」情形不少,未來他們的親密伴侶也能在訃聞裡「見光」,例如每位妻子可照順序排列,同志的另一半也可以用「伴侶」登載。 

電影《父後七日》:「阿爸啊!」

電影《父後七日》中,職業孝女遠遠地,邊哭邊爬進喪家,過去交通因為不便,嫁出去的女兒回家一趟路途遙遠,奔喪時得一路哭回家,但學者建議,現在交通方 便,「哭路頭」習俗應該可以廢掉了,被說不合時宜的,還有《艋舺》中老大被砍,家人憂心兒子不在,牌位不知道誰拿好?電影《艋舺》片段:「時辰到了,不能 再等了,那誰來捧牌位?…我來。」

過去習俗中父母過世,長子負責「捧斗」,走在出殯隊伍最前頭,但現在只要協調好,女兒也能捧牌位,站在平等角度,訃聞也得改一改,往生者的妻子稱謂被寫作 「未亡人」,難道是說妻子該死而沒死嗎?改「護喪妻」或許好一點,而老婆不只一個的,大老婆排最前面,其他妻子可依序排列,內政部表示,一切以亡者為大, 就像另一部電影「送行者」。電影《送行者》:「接下來開始送死者踏上旅程,奶奶說過,葬禮想穿長筒襪。」

儀式怎麼走,照亡者遺願,過去同志的訃聞裡,親密伴侶多寫作「誼兄弟」或「誼妹」,但「誼」是什麼沒人知道,不如標「伴侶」淺顯易懂,讓最親的人陪著走最後一程,內政部打算把這些新禮俗,集結起來,5月推出小冊子,讓禮俗跟時代走。

◎畫面翻攝YouTube 文章引用自TVBS 2012-04-04 14:29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